时间:2025/3/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最大白癜风医院 http://www.wangbawang.com/
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三五”收官;从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一个个特殊的“时间坐标”叠加,注定将年载入史册。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摆到了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挂帅、亲自出征、亲自督战,开启了人类历史上最为波澜壮阔的减贫进程、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下面就让我们跟随着总书记的脚步,看看他曾经考察过的村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01骆驼湾村、顾家台村年12月29日至30日,习近平来到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深入龙泉关镇骆驼湾村和顾家台村考察革命老区扶贫工作。总书记进村入户看真贫,同乡亲们一起商量脱贫致富之策,向全党全国发出了脱贫攻坚的动员令。△年12月29日,习近平看望骆驼湾村困难群众唐荣斌一家。(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当年,骆驼湾村、顾家台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只有元和元,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八分之一,贫困发生率分别高达79%和75%。△脱贫前的顾家台村村貌。摄于年3月。(新华社记者王晓摄)△现在的顾家台村村貌。摄于年8月。(新华社记者赵鸿宇摄)△脱贫前的骆驼湾村一户民居。摄于年12月。(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现在的骆驼湾村村貌。摄于年8月。(新华社记者赵鸿宇摄)左滑查看扶贫前后对比自我国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两个村积极探索扎根乡土的产业模式,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建设扶贫车间、推广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实现村庄脱贫。骆驼湾村这个在年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千元的小山村,年底人均年收入增长到元。△骆驼湾村的一处民宿(新华社记者王晓摄)△年9月,骆驼湾村的一处食用菌大棚。(新华社记者王晓摄)△骆驼湾村村民唐彦所在承包的大棚里采摘香菇。(中新社于俊亮摄)△顾家台村民方海英在顾家台村北侧的箱包加工厂里平整箱包内衬。(图源:河北日报)02元古堆村年2月3日,习近平来到海拔多米、年人均纯收入多元的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看望困难群众,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同村民共商脱贫之计。△习近平到渭源县田家河乡元古堆村看望老党员马岗。(来源:新华社)元古堆村曾以“苦瘠甲于天下”而穷名远扬。年,全村户人,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元,贫困发生率高达57%,属典型深度贫困村。△脱贫前的元古堆村一处民居。摄于年3月。(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现在的元古堆村村貌。摄于年9月。(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脱贫前,元古堆村的孩子们从取水点抬水。摄于年3月。(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现在,元古堆村村民在自来水龙头前接水。摄于年9月。(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左滑查看扶贫前后对比近年来,元古堆村通过发展产业、易地扶贫搬迁、社会保障、转移就业、生态补偿等措施,年,全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1万元,6年增加近6倍,整村脱贫出列。△3月11日,在元古堆村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居民清扫新家门口的小道。(新华社马希平摄)△3月11日,元古堆村村民在播撒百合种子。(新华社马希平摄)△3月11日,在元古堆村,甘肃圣源中药材有限公司就业扶贫车间员工在晾晒中药材。(新华社马希平摄)△游客在元古堆村梅花鹿养殖基地观赏游玩。(定西日报刘书泽摄)△1月20日,在元古堆村年度企业带动入股分红大会上,村民在等待分红。(新华社马希平摄)03十八洞村年11月3日,习近平来到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排碧乡十八洞村考察。村里的晒谷场上,在一棵高耸入云、有着三百多年树龄的梨树下,面对围坐在身边的父老乡亲,习近平第一次提出了“精准扶贫”。△年11月3日下午,习近平在十八洞村同村干部和村民座谈。(新华社记者王晔摄)近年来,在精准扶贫的推动下,十八洞村依托独特的资源,因人施策发展起乡村旅游、特色种植、养殖、苗绣和劳务输出五大支柱产业,到年年底全村人均纯收入超过1.2万元。△脱贫前的十八洞村进村道路。摄于年12月。△现在的十八洞村及其进村道路。摄于年9月。(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脱贫前的十八洞村一处民居。摄于年1月。△现在的十八洞村一处民居。摄于年9月。(新华社记者陈泽国摄)左滑查看扶贫前后对比△如今的十八洞村全貌(图源:中国交通新闻网)△游客在十八洞村“幸福人家”农家乐品尝苗家特色饭菜。(湖南日报记者李健摄)△在十八洞村,绣娘们在苗绣特产农民专业合作社制作苗绣,这是十八洞村发展的一项特色产业。(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年9月。首届中国农民丰收节—十八洞猕猴桃开园仪式暨湖南省特色优质农产品产销对接会(十八洞村专场),在湖南湘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花垣县道二乡十八洞猕猴桃产业园)隆重举行。(图源:湘西头条)△年10月29日,十八洞村村民在十八洞村山泉水厂工作。(新华社陈思汗摄)△年1月,十八洞村村民领取产业收益金。(新华社记者薛宇舸摄)04班彦村年8月23日,习近平冒着蒙蒙细雨来到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五十镇班彦新村,考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当时的班彦新村还只是一片建设工地,总书记入户察看建筑布局,询问施工进展,对工程建设和搬迁后的脱贫工作提出希望和要求。△年8月23日上午,习近平在班彦新村建设工地考察易地扶贫搬迁情况。(新华社记者庞兴雷摄)△脱贫前的班彦村村貌。摄于年11月。(新华社记者吴刚摄)△现在的班彦新村村貌。摄于年9月。(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左滑查看扶贫前后对比年,山上的村民搬到了设施完善的山下新村,他们养起了八眉猪,做起了绣花娘,酿起了酩镏酒,办起了农家乐,旧日的班彦换了新颜。年,班彦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是3年前的近4倍。△年9月4日,班彦新村村民在盘绣园内制作盘绣。(新华社记者张宏祥摄)△年1月,班彦新村的儿童在刚迁入的新居内展示新买的衣服。(新华社记者吴刚摄)△身着七彩民族服饰的班彦新村迎宾土族阿姑(央广网记者张雷摄)△年8月26日,班彦新村村民吕秀莲在村里的酒作坊内给青稞撒酒曲。(新华社记者张龙摄)“到年确保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是我们党对人民、对历史的郑重承诺。”5月23日,习近平看望全国政协经济界委员时的这番话,掷地有声。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也是决战决胜之年。截至年年底,贫困人口还有万,剩下的日子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多任务要完成。千年追寻,圆梦就在今朝。接力奔跑,仍需加劲冲刺。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737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