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26日,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常务副校(院)长刘进军带领校(院)帮扶办、7个帮扶组长部门负责人及教研部门负责同志组成的专家学者决策咨询团一行20余人,分为工作督查组和专家调研组,赴定西市安定区7个校(院)帮扶联系村开展帮扶调研大走访活动。通过走村入户、慰问困难群众、察看扶贫成果,实地了解校(院)帮扶工作进展成效及帮扶点困难群众生产生活状况,听取驻村帮扶工作队工作汇报,指导深化帮扶举措,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帮扶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确保年底如期全面完成脱贫攻坚帮扶工作任务。 深入山区走访慰问贫困户 “陇中苦脊甲于天下。”一提到定西,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陕甘总督左宗棠对于陇中穷困贫瘠的这句评价。近年来,随着定西市紧盯“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以深度贫困县、乡镇和村为重点,开展“绣花式”扶贫,“山是和尚头,沟里没水流,田是三跑田,年年人发愁”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昔日贫困户的生活从“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得到解决,开始逐渐转入到乡村振兴的起步阶段。年,定西市减少贫困人口12.58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到9.12%,个贫困村脱贫退出。但剩余贫困人口数和贫困发生率仍居全省第一,其中80%集中在极端干旱区和高寒阴湿区,大多数没有稳定增收产业。剩余贫困人口中60岁以上老人占20.35%、低保五保户占57.83%、因学致贫占13.76%、因病因残致贫占29%。年,定西市安定区、陇西县、临洮县、渭源县、漳县等五县(区)实现脱贫摘帽,脱贫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稳定超过元;到年底,定西市辖七县一区将实现整体脱贫,全市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元。 甘肃省委党校(行政学院)作为省直机关联系帮扶安定区的组长单位,对所属成员单位帮扶联系村随机抽查,选取了省委《党的建设》杂志社联系帮扶的安定区宁远镇长湾村。4月23日下午,决策咨询团一行来到长湾村村部,通过听取帮扶工作汇报、电话随访等形式开展督查调研。 4天时间里,决策咨询团深入安定区青岚山乡榆林村、郭川村,内官营镇迎丰村、泉坪村,凤翔镇榆河村、丰禾村、花坪村等7个校(院)定点联系帮扶的贫困村,每到一村利用半天时间随机走访、慰问调研,共走访看望贫困户、非贫困户、监测户与边缘户近30户。来到独居老人张克明家,刘进军详细询问了解老人的身体和生活改观情况,鼓励他要保重身体,日子会越过越好。在脱贫户张成家家中,当了解到去年庄稼收成不错、养殖业又有壮大、计划今年带动村民发展集体养殖共同增收致富时,刘进军高兴地对张成家说,你靠自己的辛勤努力实现脱贫,还主动鼓励带动村民发展集体经济,现在扶贫政策这么好,希望你们通过自己的双手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创造美好生活。看到二类低保户王贵颈椎手术后恢复得不错,刘进军叮嘱他要牢记党和政府关怀,积极向上,坚定信心,通过辛勤劳动尽快脱贫,早日实现小康。一路走村入户,决策咨询团成员不仅对脱贫户尚清国老人屋外堆放得整整齐齐的柴火和玉米芯连连称道,也对泉坪村有着近50年党龄即便腰椎重疾、大孙子先天智力缺陷却坚决不给组织添麻烦的老党员赵光耀肃然起敬。监测户田忠元一对小女儿因疫情停课留守在家,饿了总吃方便面。工作组已走出迎丰村村口仍念念不忘,叮嘱帮扶干部多关心她们的生活。大家纷纷表示,山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心怀感恩的情愫、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教人感动,我们一定要紧紧围绕“3+1”冲刺清零后续行动和“5+1”专项提升行动,发挥校(院)优势,用心、用情、用力帮扶,竭尽所能提供智力支持,为帮扶村的脱贫攻坚如期完成、扶贫成果不断巩固,贡献党校人的一份力量。 督促检查校(院)帮扶工作进展 为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作出示范,通过压实帮扶责任、认真检视问题、落实整改举措、加强督查检查,进一步把校(院)脱贫攻坚各项工作和措施落小落细落实。每到一个帮扶村,决策咨询团工作督查组看望慰问校(院)驻村工作队的同时,要求大家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严格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帮扶工作的决策部署与校(院)开展检视问题清零专项行动的任务安排,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挑重担、克难前行,俯下身子、多动脑筋,详细了解村情户情,务必做到心中一本账、情况一口清,切实解决底数不清、情况不明、数字不准的问题,杜绝“大概先生、基本掌柜”的现象。工作督查组每村抽取20家帮扶户开展电话随访,返校后继续抽查帮扶责任人对帮扶户户情的熟悉程度,共完成户电话随访,占全校(院)帮扶户总数的31.7%。每次入户走访回来,工作督查组都在村部召开帮扶工作推进会,现场听取驻村帮扶干部工作汇报,了解校(院)对该村帮扶工作的进展及成效,指导深化帮扶举措,对下一步帮扶工作再研究、再部署、再落实。围绕校(院)选派干部是否符合帮扶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是否“挂名驻村”或“飞鸽牌”两头跑、一户一策是否存在“百户一策”的现象,结合电话抽查情况,把问题查清楚找到位,认真抓好整改落实,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对工作不力、推诿应付的部门和个人严肃问责。 考察调研集体经济产业扶贫项目 校(院)7个帮扶联系村地处偏远干旱山区,主要以种植养殖业为主,自然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决策咨询团一行在青岚山乡郭川村、内官营镇迎丰村、凤翔镇榆河村、花坪村考察了服装、鞋底(纳鞋)、面粉(小杂粮)加工等扶贫车间带动贫困户脱贫的情况,迎丰村成立的联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林下土鸡养殖场及新引进的苦水玫瑰种植项目,泉坪村成立的种养殖和农机专业合作社及村部新址迁建情况,丰禾村通过与甘肃农业大学、定西农科院合作建成的马铃薯原原种种植网棚26座、储藏窖3座、恒温库2座。每到一处,专家调研组都详细了解扶贫车间与合作社生产经营及带动当地贫困群众就业情况。调研组成员一致认为,产业扶贫要发挥市场主体作用,既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又带动当地发展,同时企业也能盈利,有这样的多赢结果,企业才能扎根,合作才能长久。 在凤翔镇丰禾村,引进的定西永瑞马铃薯专业合作社与重组的丰禾农机具农民专业合作社,两驾马车并驾齐驱,不仅解决了全村亩撂荒地无人耕种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当地马铃薯产前、产中、产后提供了优质、高效、精准、安全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和技术、信息、人才、市场服务,连接了小农户与大市场,增强了农户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促进了农民稳定增收。决策咨询团成员对丰禾村干部群众艰苦奋斗、坚忍不拔的精神感到敬佩。大家表示,我们要把“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贯穿精准扶贫全过程,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让村民稳定就业、稳定增收,尽早过上小康生活。 破解难题开展思路对策研究 决策咨询团专家调研组以问题为导向,围绕脱贫攻坚决胜最后一公里、疫情防控对复工复产影响、激发内生动力与扶智扶志有机结合、强化激励关怀为基层减负、土地流转与耕地撂荒、“空心村”转型以及扶贫车间如何避免“建设火热、运营冷清”只开花不结果等问题,走村入户开展深度调研与思路对策研究。入户回来后,在花坪村村部院子里,刘进军召开此次帮扶调研大走访活动总结会,认真听取了校(院)帮扶办负责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工作汇报,工作组电话随访及专家组入户调研情况。 刘进军强调,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严格按照“四不摘”要求,认真查漏补缺,切实巩固提升脱贫成效,落实落细各项任务要求,确保脱贫攻坚完胜收官,推动乡村振兴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二是要精准检视问题,月底前逐一排查清零;帮扶责任人要熟知户情,确保嘴上一口清、心中一本账;帮扶干部要真帮实扶,确保蹲得住、帮得上,对村情户情大排查,确保了然于胸、杜绝“硬伤”;校(院)帮扶办要及时梳理此次走访发现的问题,建立即知即改任务清单,同时依托智慧校园,尽快汇总帮扶数据,建立校(院)帮扶工作数据库;帮扶组长部门要抓好组织协调,确保下得来、入得实;专家组要深入调查研究,确保问题找得准、对策可操作。三是驻村工作队要进一步理清思路,积极作为、尽力而为,因地制宜、量力而行;重视思想引领,将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讲好党的好政策,在帮扶工作中全面贯彻、落实落细;眼界要开阔,目光放长远,树立帮别人就是帮自己的理念,真心帮扶,真情付出;认真学习兄弟镇村好经验好做法,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 按照校(院)学习贯彻落实全省脱贫攻坚帮扶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工作方案的要求,副校(院)长辛焕新、杨忠、袁凯、杨文福,一级巡视员管怀义、孙秉文,二级巡视员王伟、刘亚桥也分别带领帮扶组成员赴帮扶村开展帮扶调研及入户走访工作。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266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