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定西日报 渭源讯 连日来,渭源县一个个村办合作社、一名名村党组织书记抢抓“墒”时,奔走活跃在山川梁峁和田间地头间,全力推进秋季覆膜工作,为来年农业增产增收提前积蓄力量。 党建引领,合作社牵头增收保收两不误。基层党组织及早谋划,按照认识到位、肥料到位、机械到位、地块到位“四个到位”标准,有效整合村级合作社农机资源,成立农机服务队41支,投入农机具多台(套),开展旋耕、覆膜工作。农机服务队在平整土地、保墒保湿的同时,又为村级合作社带来了收入效益。村级合作社以低于市场价15%左右的价格为群众提供服务,实现了村集体与群众互惠互利,为下年度种植业增产增效打好了“先手牌”。 党员带头,干群联动齐心协力铺银装,结合“双构建双提高”工程推进实施,有效利用区域内产业共育、人才共用机制,落实地膜机械、技术服务、干部群众三到地头工作方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组建技术服务保障队9支,建立党员干部一线指导和镇村社三级干部包社包户制度,高质量完成秋覆膜面积2.7万亩以上。 双轮驱动,机械助力高质高效抓落实。按照新型主体和村级组织双轮驱动的全程机械化推进模式,采取村组联动、户户抱团、协同推进方式,分地域、分片区推进覆膜工作,有力加快了秋覆膜工作的规范性、实效性。同时,坚持常态调度抓推进,将秋覆膜工作纳入“”周调度内容,一周一督导、一周一调度,全域推进、整片示范,为全县6个秋季旱作农业特色示范基地建设打牢增产根基,并辐射带动9个乡镇群众运用新技术推动农业增产增效。 赵进涛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5410.html |